西开普大学
希诺乌约•姆库拉
2016年,习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议推动开展疾病防治、传统医疗等医疗合作,共建“健康丝绸之路”。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对外交流,促进了中医药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。中医药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分布的广泛增加将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。由于医疗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,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。本文在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中医药认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,主张完善双边合作机制,发展人文交流,加强中医药创新(The Mission, 2022)。
自2013年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启动以来,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支持中医药,以帮助沿线带来健康的生活方式。遗憾的是,中医药的推广和交流仍面临诸多挑战。为了承认这些挑战,该领域的人们必须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中医药现状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分析,然后最终深入研究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。因此,本文深入解释了目前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推广中医药的战略以及目前所涉及的障碍。最后,有几点建议有助于加强中医药的推广(The Mission, 2022)。
“一带一路”起源于中国,但最终属于世界。它深深植根于历史,但专注于为所有人塑造未来。它主要关注的大陆是亚洲、欧洲和非洲,但鼓励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参与。它是连接众多国家和地区、不同发展阶段、不同历史传统、不同文化和宗教、不同风俗和生活方式的桥梁。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和平发展和经济合作,而不是建立地缘政治或军事联盟。它是开放、包容、共同发展的渐进式发展,而不是排他性的集团或“中国俱乐部”。它不以教条区分国家,也不玩零和游戏。欢迎所有国家在觉得有必要时参与该倡议。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致力于维护共商、共建、共享的理念。奉行和平合作、开放包容、互学互鉴、互利共赢的“丝绸之路”精神。聚焦政策沟通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。这是一项创新举措,将概念转化为行动,将愿景变为现实,是一项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的共享产品(The Mission,2022)。
由于 COVID-19 的遏制和大流行后的恢复,中国正在用新的内容扩大其对 BRI 的转型。在这些新的内容中,健康丝绸之路(HSR)在中国的官方文件中和外交语言中被视为中国新“一带一路”议程的主要优先事项。以高铁为代表,中国正在提出“一带一路”3.0框架——这一倡议不再强调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,而现在更加关注高科技电信基础设施、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以及其他医疗物联网(IoT)。其次,新的“一带一路”分支并没有像旧的“一带一路”那样由中国国有企业(SOEs)主导,而是将参与这些项目的民营企业(POEs)数量的稳步增长纳入其中。 POE通常被认为更有效和更先进。中国政府鼓励私营企业参与高铁,以提高该倡议的整体能力(Habibi & Zhu,2021) 。
高铁区分新旧“一带一路”的两个重要特征是:向服务型和高科技领域的转变,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度的扩大。 HSR成立于2015年,旨在加强中国与包括亚洲、欧洲和非洲在内的“一带一路”成员之间的医疗保健合作。由于 COVID-19 大流行的全球影响,截至 2022 年 8 月,该新举措已成为 2020 年以来的主要优先事项,该流行病已感染超过 5 亿人,并导致超过 600 万人死亡(“WHO Coronavirus (COVID-19) Dashboard ”,2022 )。这个新的“一带一路”分支重点关注医疗保健领域和数字技术的医疗应用,已帮助西班牙、意大利、埃及和突尼斯等国家以更快的速度从大流行的广泛影响中恢复过来。高铁已从单纯的医疗保健合作倡议发展为扩大中国用来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经济和投资关系的经济和外交战略 (Habibi & Zhu,2021)。
中医是中华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,也是一门发展了数千年的医学。在与众多疾病作斗争的同时,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摸索,建立和发展中医药。中医历史悠久,但是一直在吸收和革新。它不仅被视为一种治疗过程,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中医药治病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和谐、个性、朴素、防治的整体观。中医药是许多生命健康状况的有益贡献者,中国的“健康中国 2030”计划专注于抗击疾病和促进健康。 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化学家屠呦呦强调中医药对她的研究的影响,将中药抗疟物质青蒿素提升到“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”的国际地位(Wang et al., 2021)。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使用中医药或传统医药的历史悠久,当地传统医药资源丰富。近年来,随着中医药贸易的爆发,中医药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新落地,中国与沿线许多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满了广泛希望。中医药在南亚流传已久,特别是在新加坡。这个国家是中医药在东南亚扩张的完美基础。该城市小国有中医机构30多家,中医诊所1000多家。新加坡卫生部已认可中医药管理局和新加坡中医药协调委员会,以推动加强中医药管理。另一个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拥有 3,000 多家出售中药产品的草药店和 800 多名中医师联盟成员,其中大多数从事与中医相关的医疗实践。马来西亚卫生部一直在大力支持中医,但遗憾的是尚未承认中医师的注册。泰国政府承认中医的法律地位,只为中医从业者颁发临时执照,前提是他们通过了董事会考试。政府于 1987 年正式批准了《中草药法案》。全国有 800 多家中药店、10 家大型中药批发商和约 40 家中小型中药企业(Cao et al., 2019)。
越南一直大力倡导中西医结合。在全国有近两百家大型中药店和许多小型、中型中药店。每年有180多种中草药从中国出口到越南。目前,中国已有16家中药制药企业在越南取得经营许可。因此,从以上可以看出,东南亚国家不仅在地理上与中国相近,而且在文化上也有着紧密的联系。因此,中医药在东南亚国家的推广通常得到这些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支持(Cao et al., 2019)。
中医药在西欧的进步可以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20多个西欧国家看到,主要是德国、法国和英国。德国是西欧国家中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,超过58%的德国人服用中草药。中草药在德国随处可见,德国银杏制剂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。此外,中医已被纳入奎祖特研究所(Quetzut Institute)的植物药系统。法国是欧盟 (EU) 的第二大中药市场。 1952年,法国医学科学院承认针灸是一种科学的医疗实践。 1985年,决定将中医教学纳入医科大学课程。市场上有23,000家药店,其中10,000多家是草药和天然中药的主要销售渠道。英国草药市场价值约 6,500 万英镑,是欧盟第三大中药市场。鱼油是英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中药产品,因为它被广泛用于心脏保护。其他常用的中药产品有止痛药、止咳药和皮肤病产品。英国有1200多家中药药店,其中大部分是中药销售的主要渠道。此外,英国城市的许多社区医院都使用一系列草药来帮助治疗疾病。上述三个西欧国家被公认为欧盟中药产品的主要市场。正因为如此,捷克共和国、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正在稳步扩张。由于中西文化差异,中医在西欧的扩张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(Cao et al., 2019)。
没有证据表明中医药在非洲有广泛的传播,但其发展是稳定的。 1950年代,中国派出了一支医疗援助专家队伍前往非洲。在此期间,中医专家在应对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60年来,中医药治疗已融入南非、坦桑尼亚等国家的国家医疗体系。针灸师也已合法获得在许多非洲国家执业的许可,青蒿素等几种传统中药产品已经在该地区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。 2001 年,南非西开普大学 (UWC) 是非洲第一所开设自然医学学院的大学。 学校提供了一个为期 5 年的自然医学四个学科的培训计划:中医和针灸、自然疗法、植物疗法(西方草药)和 Unani Tibb 医学。这些学科的研究目前分为两个独立的学位。第一个学位是补充健康科学理学学士学位,三年完成。之后可以在上面列出的学科内完成两年以上的补充医学学士 (BCM)(“School of Natural Medicine Programmes”,2022 ) 。学校成立是为了响应南非联合卫生专业委员会 (AHPCSA) 控制下重新开放自然疗法专业注册。 UWC的自然医学学院在2018年改制前是南非唯一一所拥有高等教育部和AHPCSA资格的机构,有兴趣成为自然疗法师、植物治疗师、中医和Unani Tibb从业者可以就读,毕业后合法执业 (“UWC’s School of Natural Medicine Closes its Doors to New Students”,2018 )。截至今天,中非中药进出口总额已达8,000万美元。 2,000 多名中医药从业人员被派往非洲,数百家中医药企业在非洲设立分支机构,为非洲人民提供中医药服务产业(Cao et al., 2019)。
中医传播面临的挑战
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推广中医药并非易事。通过收集和检查这些国家的医疗政策和中医药相关